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厦门八零后高尔夫球队] 如何通过高尔夫活动提高情商

[复制链接]
查看: 564|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31

主题

0

回帖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5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4-2-9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什么是情商呢?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通常简称为情商-EQ,EQ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P.Salovery)于1991年创立。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时代》杂志(Time)的专栏作家、被誉为情商之父的丹尼尔·高尔曼(Daniel
Goleman)在彼德·萨洛维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情商是最根本的领导力,他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是:EQ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一生成就最多20%可归诸于智商IQ,另外80%则要受其他因素(尤其是EQ)的影响,而情商与智商(IQ)的不同之处在于,情商可经人的指导而改善,通过后天可以培养,它包括五个方面:

1、  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  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3、  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  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  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6、  除了如上五点,我们还必须强调情商离不开健商(Healthy Quotient),即身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补充第六点,因为生理状态会直接作用于情商。

    从球场的客观环境来讲,如果说其他运动场所的设计都是大同小异的话,那么每个高尔夫球场正好相反,都有其独特的设计亮点和暗点。

    亮点就是美丽的风景:比如曲折起伏的球道、广阔碧波的水域、茂密油绿的森林、还可能会有一些飞禽走兽。不过高尔夫球场并不同于休闲公园,而是一个另类的战场,其设计中还有很多暗点,暗点就是专门给球手设计的陷阱:

    比如新手一般击球都会右曲,所以球道右边往往都有沙坑和树林,这个很要命,球被击进这些障碍中后,新手一般手足无措,有时几杆也打不出来,从而造成后续一连串的挫折;而对于老手而言,他们逐渐消除了击球右曲的问题,球也打得更远,因此在超过一般球手打到距离的落点位置,经常会有水域、沙坑或是弯道。无论对于新手或老手,在左边远处,同样会设计有沙坑或树林等。而有的球场,有几个洞就是从陆地上、高地上向小岛上击球,新手开球下水的几率是80%。

    那么既然高尔夫球场有那么多的暗点,打不好球,或者失误一定是在所难免的,试问如果不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和状态,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调整情绪的话,打出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来是欣赏美丽的风景,最终都被处处暗点刺痛了心,花钱找罪受了。球场设计的暗点,一方面是考验球手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考验球手的情商。

    因此,球手需要了解并评估自己的击球水平,知道自己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哪几个洞,洞的哪几段可能更多地会出现问题,做到心有防备,做过万一失误之后的救球之策,这样即使遇到急难之患时,也能够更好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崩溃的边缘。

   从球手的心理来讲,不同技术水平的球手在高尔夫球场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这种心灵历程就好比是在另类的战场,像新兵怕大炮一样(会被气势吓阻),高尔手新手会被球场环境、难度所迷惑或吓阻;像老兵怕机关枪一样(听炮弹飞行的声音可避开炮弹落点,而机关枪速度太快,无法躲避),高尔夫老手怕球的飞行弹道不够正,不够力,不够旋;像军官怕狙击枪一样(危机处于无声无息之中),高尔夫老手怕球的落点不够巧妙,突然的风力会吹偏了球的方向。

    因此,球手都必须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碍,消除负面的心理暗示,尤其是需要抹去以前不曾战胜过的、至今仍心有余悸的阴影,比如在同一球场,由于心理暗示某一洞是魔鬼洞后,在这一洞总是会丢洞、球下水或OB(Out of Bounds-出界)。这些时候都非常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YES,WE CAN\PAST CANNOT BE CHANGED\ALL MY FUTURE IS WIN(是的,我行\过去不能改变\我的未来都是赢),这样的话应该时常响在我们的心里,就像将球打出沙坑滚进球洞一样,心灵必须兴奋起来,瞄准目标、冲出低谷、奋力拼搏、勇往直前、奔向成功。

   一旦心魔被克服,心灵进入了良性的、积极乐观的循环,好运也随之而来,一切都顺畅了。但记住,这时候不能松懈,不能因为发挥好了就随心所欲,必须牢视标准的挥杆动作,保持稳定的心绪,告诫自己坚持到十八洞的最后一刻。这是自我管理,也是自我激励!

   从击球的过程来看,用一号木开出沿球道飞行的二百八十码距离的好球后容易洋洋得意,而欣喜过后的失神,或者自满会造成接下来短杆的表现欠佳,又让人哭天喊地,一码的推杆如果失误的话真叫人扔杆骂娘,誓要退出江湖、封杆还田;有的人打球始终喜欢挑战、冒险并激进,要求不断超越,由于高风险,虽然也有精彩表现但总体成绩却波动很大;

    而有的人却始终按步就班,步步为营,平淡无奇却能做常胜将军;有的人很快从失败中恢复精气神,在失误后奇迹救球,让人惊叹不已,而有的人因为一杆失败而影响了整场的情绪而痛心疾首;有的人将失败的成绩归咎于球童的不够专业、或是归咎于偶尔声音过大的修草机、他人打来的电话、恶劣的天气,或是前夜不曾好好休息等等。

   其实杆如其人,自信的人挥出自信的杆,自信的杆击出自信的球,自信的球打出漂亮的成绩,而愤怒则实得其反,心魔都藏在心里,只有自己可以去消灭!

   所以有人说:打高尔夫,技术因素只占20%,80%是和自我情绪的控制能力以及根据球场的不同情况采取的策略有关。任何一场高尔夫都会有失误,关键是失误之后的情绪控制,将所有精力集中于把下一杆打好。

    虽然对于新手来讲,技术比例要超过20%,但是对于高手或高手中的高手来说,80%以上的部分都是依靠情商的,因为技术上的差异已经不是很大,可提高的也非常有限了。这种自我管理与自我激励是持续的,是无时不刻不在的。

    从同行的球友来看,球手都希望与自己熟悉的人一起打球,因为这样的组合会知己知彼,减少了整个活动中情感交流的不确定性,始终保持良好的打球氛围。同时,也正是因为与熟悉的人一起打球,就更需要注意识别好他人的情绪并处理好人际关系。

    我有一次亲身的经历,是和朋友、及朋友的朋友一起打球,在开球前的一刻,那位新朋友突然提出来要和我**(即按杆数赌钱),我非常觉得意外,他怎么会有第一次就要和陌生人**的癖好,当然是没有同意了。于是在接下来的半天时间内,我见证了他与我朋友一路**时的沾沾自喜和气急败坏,最终如我所料,他掏钱认输了。但他的暴脾气和嗜赌性也影响了我的发挥,我打得十分郁闷、成绩欠佳。

    在离开球场之前,他问我:你觉得我打得怎么样?我忍住脾气客套地说:虽然你输给了他,但比我打得还是要好些。没想到这句话并没能安慰他,反而甚至激怒了他,他很不高兴地说:你这样肯定打不好球,球打得好的人怎么会承认别人打得比自己好呢?他似乎在挑战我没有敢与他**的“懦弱”,我保持平静表面下的内心泛起了波澜,那一刻我的直觉让我觉得受到伤害,虽然我再也没有回他的话,却认定自己无法理解与接受他的处世之道与修养,但理智很快地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不应该对他人的言语过于敏感,甚至将这样的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因为如果我真答应跟他**,他用这样的语言就已经击败我了,而我的情商又在哪里呢?!

   后来在其他球场打球时也曾偶遇他,我识别了他性格的和情绪,发现他**的目的主要是让自己打球认真起来,是一个性子直来直去、容易急躁、还会经常喜欢吹嘘一下自己的人,但并没有什么坏心眼,也没有心计。

   因此我告诉自己,我们虽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但打球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打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超越自我,我反复这样坚定地告诉自己后,开始能够包容这样的人并与之愉悦地打球,消除自己的心结而能打出好的成绩,俨然也是一派高手风范,他因此不再强势而表现出更多尊重。

    高尔夫的世界里,遇到这样的雷人雷语并不奇怪,也许有些人没有足够的情商来协调彼此的关系,那就从我们自己开始,清楚自己的目标,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时地调整好彼此的关系,平衡好自己的情绪,做到自己的最好。当然,这样的球友毕竟是少数,在多年来与球友一起打球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学习、谦逊做人、积极地彼此鼓励、并通过有意识的活动规则:如团队总分、高低手换组、轮流击球来要求大家必须彼此关照与协助,在这样的过程中,情商进一步得到了锻炼与发扬。

    好的情商离不开健商(Healthy Quotient),生理状态决定了精神状态的基本面。在下场打球之前,和专业的球手一样,保证足够的休息是有必要的。如果你了解自己生活习惯与精气神之间的关系,那么只要合理地安排出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有饱满的精力与体力来完成十八洞的挑战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就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打球的成绩可能会低于正常水平。

    在精神饱满的情况下,就应该好好把握长杆(Wood),而在精神低迷(没力气)的状态下,往往由于无法掌控好长杆(Wood),那么就应该把握好短杆(Iron, Pitch, Putter),甚至让短杆的发挥比平时更出色,以弥补在长杆方面的不足。若是长短杆都掌握得不好,那么你一定需要在九洞后作适当的休息,并通过饮料食品补充一些体力,争取在下半场有相对较好的表现。

    高尔夫像天使又象魔鬼,它折磨人、又成就人,正是因为经常被折磨,才会喜欢上它,一定要从过去的困惑中走出来,通过战胜自己找回那份成就与满足。这种成就有技术上的,但更是情感上的。有人说:当打出好球进洞的时刻,真有那种“爽”的感觉。我们听着会意一笑,说:是吗?怎么个爽法?于是,大家就开始半信半疑地跟着开玩笑说:这个你懂的!

   最后,在文章结束的时候,我想说:阅读与写作的目的,不仅是在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留下彼此的印象,或者只是给予或获知一些经验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与写作,去寻找和赋予自己新的力量,那种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力量,如果我们彼此都真的有所触动,那就将我们的启发与领悟付诸于行动。

     就从明天开始,相信那将是崭新的一天,这一天,通过合理的工作与休息的平衡,拥有饱满的精气神,要更多地了解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激励、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为明天的成功加上保险带,起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14 06:37 , Processed in 0.791645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