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高尔夫阳光] "中国人的辫子"

[复制链接]
查看: 573|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154

主题

0

回帖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5-10-1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好友哈笑今天为 “高尔夫阳光”投来一篇文稿。哈笑先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有一定造诣,我觉得文章写得很有深度。

    文章如下:

    十三世纪,中国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大变革,蒙古的铁骑与大宋朝由一二三五年打到了一二七一年,打得蒙古换了三朝统帅,打得宋朝换了两个皇帝,打得蒙古改为了大元朝。之后又打了八年,宋朝又换了四朝皇帝,最后还是在广东崖门镇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少帝在国破家亡中,在血海泪洋里,在四面楚歌下,投海自尽。随着他们而去的,是十余万带有傲骨不愿低眉的中国人。几百年后,这件事被中国人的敌人日本人称做“崖山之后无中国”,日本人把自己称做了中国人。

    果然,宋朝灭亡后,南宋的汉人已经没有资格再做汉人了。有资格做汉人的是北方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云南人,四川人。但是当时的汉人绝大多数都在南方,他们被称作南人,是最低贱的人。那时的中国汉人从新疆来到中原,把苗族人赶走,统治了中国三千年。现在不仅统治不了中国了,连汉人也做不成了。这使他们很苦恼,也使他们的自信心很受打击。他们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又瞅了瞅自己的身体,虽然蒙古人不准自己持寸铁,但所幸身体发肤都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蒙古人早晚会明白。


    过了九十四年,一个身体发肤不全的和尚在南京当了皇帝,汉族人自己的皇帝。南人们终于又可以做汉族人了,中国人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国人的自信心又回到了自己个儿的心窝里。大明朝经历了明太祖,明惠宗,明成祖之后,世界上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中国人,也没有汉代的外戚,唐代的藩镇,宋代的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中国人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那头发长得比以前还要长,可是好像还有哪里不对,说也说不上来。明朝如同所有的王朝一样,兴盛了一百年,皇帝的地位越来越往上走,中国却是越来越往下走。到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经过他的爸爸和他爸爸的爷爷的折腾,已是苟延残喘,他的爷爷身体不好,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就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不然朱由检可能根本不是想有为而不可为,而是连想都不能想了。无论如何,明朝日薄西山,明思宗也终于在落日下,在残阳里,走上了紫禁城西边的煤山,一死了之。


    明朝亡了,满清来了。满清跟蒙古一样,那个时候也不算中国人。中国人又回到了外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人再次丢失了国家,也丢失了自信,也再没有了十万军民投海殉国的铮铮铁骨。满清人则不管这些,不仅要占中国人的山头,更要征服中国人的心头。入关第二年在汉奸孙之獬的建议下,多尔衮再次颁布了“剃发易服令”。命令中国人在接到命令的十天之内,全部剃发,发起了剃发易服的运动。当然,是运动就要喊口号,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中国人不干了,用《孝经》来讲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满清人有自己的理,满清人觉得中国人比较难缠,当年蒙古人何其伟哉,灭自己的祖先大金朝只用了二十三年,还是借助了南宋这群中国人的力量,而灭南宋却要多花一倍的时间。中国人如此之多,不剃发哪知道哪个是良民哪个是贼子?不行,必须要剃发,于是有了嘉定三屠。


    那时候的剃发跟后来的不太一样,不是剃一半留一半再梳成牛尾式的大辫子。而是由额前发际至脑后颈部全部剃去,留下铜板大的一小撮,梳成一根小辫,叫做“金钱鼠尾式”,难看之至。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顾炎武还写了一首《断发》诗:“一旦持剪刀,剪我半头秃。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满清人却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当时的中国亡了,中国人的辫子长出来了。中国人开始说不痛不痒的话语,写四平八稳的文章,养温驯可爱的小猫,种不鲜不艳的小花,保安乐祥和的长寿,一直到一代,一代,又一代,满族人也是中国人了,蒙古人也是中国人了,中国人有钱了,中国人又开始由不自信到自信,由自信到自满,由自满到自大了,中国开始衰落了。


    一七九三年,马嘎尔尼带着英吉利的使团来到了中国。十七世纪十八世纪,是满清最富有时期的中国,那个时候的欧洲有许许多多的中国迷,他们不了解中国,但是他们崇拜中国。他们认为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有礼貌的人,整个国家就像一个有秩序的大家庭那样温馨与和睦,这和睦还不是穷人家的和睦,而是富人家的和睦,贵族式的和睦。诚然,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人当然也这么想。法兰西的精神导师伏尔泰一辈子笔下尖酸刻薄,却唯独崇拜中国的孔子,不是心灵上得崇拜,而是实际行动得崇拜——他把耶稣像改画成孔子像,虽然不伦不类,但也每天顶礼膜拜。马嘎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他的愿望实现了。


    他是来做生意的,替英国跟中国做生意。他知道中国人最注重天文历法,所以带了一大批送给皇帝的天文仪器,包括代表太阳系最完美运动的七政仪,还有装有一百一十门大炮的军舰模型,真品要比他乘坐的这艘只有六十四门大炮的军舰大多了。中国人肯定会在枣子与棒子之下接受吧。


    可是他想错了,中国人太自信了,乾隆皇帝就更自信了。乾隆皇帝让他下跪,他不愿意下跪。于是,他灰溜溜的被“请”出了中国。马嘎尔尼顿时有种多年偶像突然死掉的感觉。他成了对中国关系的主战派。


    英国使团离开了,中国人还得接着过他们的日子,中国还在接着衰落。半个世纪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人不再要求和谈的使者下跪,中国与英国签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这些都是半个世纪前马嘎尔尼的要求,中国在向英国下跪了。


    就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签了一个一个又一个的条约,中国人跪了一次一次又一次。没人看得起中国人,也没人愿意帮中国人一把,他们只喜欢干一件事就是嘲笑中国人脑后的辫子。中国人摸了摸自己秃秃的额头,捋了捋自己长长的辫子,他们开始不满了——不是不满自己的愚昧无知,而是不满脑后越来越粗的辫子。他们在想,什么时候外国人才能不嘲笑自己的辫子呢?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过去了,到了鸦片战争的第七十一年,一群没辫子的中国人起来进行革命,推翻了有辫子的满洲人,给中国人一个一个剪了辫子。和两百五十五年前不一样,中国人又不愿意剪辫子了,一部分开始觉得剪了辫子才不是中国人,还有一部分怕剪掉了以后,皇上再打过来,没办法长这么快。


     中国人就这样,混乱着,混乱着,又混乱了三十多年,又打了三十八年的仗。在国破家亡中,在哀鸿遍野下,在骨肉离散里,中国人痛哭着,挣扎着,抗争着,分离着,团结着,安慰着,勉强站立着,相互搀扶着走了过来,身体站了起来,精神却怎么也站不起来。


    又过了七十年,中国人又经历了许许多多。中国有了重工业,中国有了核武器,中国有了互联网,中国有了对世界强硬又温和的态度,中国又变得富强了,连老大美国都开始怕中国。中国在经历汉唐未有之盛世,变得一如唐宋元明清般的富有,可是中国人却不再一如唐宋元明清般的自信。在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争之后,心底里的自卑就像乾隆皇帝的自信一样,有了惯性。


   中国人剪去了头上的辫子,可这辫子仅仅只长在头上吗?


   哈笑,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一日凌晨,一口气写完


  
本文经哈笑先生授权,尊重作者意愿
不删不该不校对,如有错误之处肯请见谅






本文由@高尔夫阳光 授权转载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他。





"中国人的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9 16:35 , Processed in 0.432648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