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泛高尔夫] 【8月12日】识破那些伪私董会,你身在其中吗?

[复制链接]
查看: 98|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174

主题

1

回帖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5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4-8-1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私人董事会并不是企业家(CEO)学习发展的唯一模式,更不能说是最优的模式,它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在中国,私人董事会是需要长期耕耘、全心付出的一项教育事业,如果将其看作挣快钱的投机捷径,将是非常危险的。


  私人董事会作为企业家(CEO)的一种学习发展模式,蛰伏数年之后,2014年突然间在企业家圈子里流行,大江南北不下几十家私人董事会组织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然而,企业家对一哄而上的私人董事会有些不知所措,认知误区连连,而不少私董会也渐渐出现成长的烦恼。作为新兴事物,中国的私人董事会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多重误区
  虽然目前私人董事会在企业家圈子里渐渐流行起来,但很多企业家对这一学习模式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误区。


  误区一:私人董事会与商学院没什么本质差别,是另一种形式的管理培训或管理课程。


  其实,私蕫会与商学院有区别的:商学院教的主要是结构化的知识,私董会上主要是通过提问及经验和智慧的碰撞促进每个成员反思;商学院上讨论的大多是世界500强的案例,私人董事会上讨论的都是企业家自己鲜活的案例和困扰自身的真实问题;商学院是一大群学生听教授讲,是一种单向的“给予-接受”模式,私董会是私密小团体内部的深度交流和共鸣,是一种网状的“互动-反馈”模式;商学院是阶段性学习,通常半年、一年,最多两年就结束了,而私董会是长期甚至是终身的学习、反思和修炼。


  误区二:私人董事会是另一种形式的企业家俱乐部或社交圈子。


  私董会与俱乐部、社交圈子的区别在于:俱乐部(社交圈子)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各类信息以及获取资源和合作机会,而私董会主要立足于企业家个人成长和领导力提升,两者目的完全不一样;俱乐部(社交圈子)每次活动的人数通常都比较多,很难有私人董事会十几个人的交流深度;俱乐部(社交圈子)每次活动来参加的人员都不固定,互相很难形成成员之间的深度了解和长期促进,而私人董事会每次组员都相对固定,大家不必重复了解,每次都能比上次互相了解得更深入,容易形成一次比一次深入的“学习-行动-反思”的良性循环。


  误区三:私人董事会与企业家自己组织的“闺蜜聚会”没什么差别。


  确实,“闺蜜小组”具备一些私人董事会的特征,比如规模比较小,通常都是企业一把手,每次聚会人员相对固定,讨论问题也比较深入等。“闺蜜聚会”与私人董事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家自己组建的“闺蜜小组”成员大多是当地或者邻近地区的企业家,基本上是“气味相投”或者说思考模式比较接近的,这就容易产生同质性。而私人董事会强调的是异质性,希望组员们只是价值观相互认可,其他比如行业、区域、经历背景、思维方式等都最好有所差异,成员才能得到更多元化的冲击。


  其次,企业家自己组建的“闺蜜小组”一般没有专业的主持人,大家的交流通常会比较零散,即使有时比较深入,但大多还是给当事人在建议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支持,很难形成借当事人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提问,达到促进所有人都能深刻反思,最终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有引导能力较强的主持人参与才能实现。


  再者,企业家自己组建的“闺蜜小组”是一个封闭系统,私人董事会是一个开放系统,比如私人董事会每个小组领教和组员有可能到其他小组去作嘉宾,每年有一次年会所有的小组都会在一起,而且每个小组每年都会有少量的新成员加入,这些都保证了学习的开放性。


  误区四:私人董事会就是企业家的外部顾问团。


  外部顾问团与私人董事会也有很大的差异:外部顾问一般的专业或专家型的人,他们解决的一般都是企业经营和管理层面上的具体问题,很难像私人董事会里都是“同病相怜”的企业家那么容易产生共鸣,企业家一般都有很强的独立意志和思维框架,如果不让他们放下防御心理,彻底打开,再好的建议也无法真正落实下去;外部顾问一般给的都是建议和方案,这些方案和建议适不适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不能落地,都是很大的问题,而私人董事会不太提倡给太多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家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长期的相互监督和促进,让企业家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家的外部顾问一般不是同一个时间与企业家交流,这种一对一的交流与私人董事会多对多的网状互动,可能得到的智慧生发和反思深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谁更适合
  私人董事会是一种企业家(CEO)个人成长和领导力提升的学习模式。虽然发源于美国 ,但半个多世纪来很多机构都对其模式进行了自己的诠释与创新。私人董事会的核心应该是“同僚交互教练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是这个模式的关键所在。一般而言,私人董事会小组由10-20位非竞争关系的企业一把手组成,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为期两天(或者每个月一天)的会议。每个小组由一名“领教”(领导力教练)主持,通过建立坦诚、信任、可表达真实想法的私密交流环境,使组员能开放地倾诉企业、个人和家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小组通过“出于关心目的的交锋”,建立自我反思的意识,厘清问题背后的本质;通过不同行业和背景的观点碰撞,丰富看问题的角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分享,舒缓压力,明确方向,持续获得前进的能量。


  私人董事会并不是企业家(CEO)学习发展的唯一模式,更不能说是最优的模式,它也有自己的适用性。企业家学习和发展的模式有很多,包括商学院EMBA和其他EDP课程,请外部专家顾问,接受各类培训,请一对一教练,甚至是禅修灵修等。这些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不能说哪一种最优,只能说企业家需要根据企业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自身的学习风格和喜好,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和发展模式。所以说,私人董事会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企业家,那么其适用性究竟在哪?


  企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家比较适合私人董事会。这个阶段的企业家已经过了抓机会、求生存的阶段,不是特别渴望那些“立竿见影”的良药,而且对自身领导力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很强烈的愿望。所以,创业期的企业家并不适合这一学习模式;而那些处于成熟期的大企业,由于大多已经有比较规范的公司董事会,他们对私人董事会的需求又会减弱。


  企业员工人数超过300人,主要是靠人才取胜的行业,这样的企业家会比较适合私人董事会。300人以上的企业,靠一个人是看不过来了的,需要建立职业化团队来运作和管理,这就对企业家的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靠人才取胜的行业与靠资源取胜的行业相比,企业家对自身的领导力有更强的提升意愿。


  在商学院接受过系统学习、自身又比较喜欢群体互动学习方式的企业家,比较适合私人董事会,因为大家都受过基本的商业教育,沟通起来会更顺畅,加上喜欢群体互动而不是一个人独自探索的学习风格,这样就能在私人董事会小组中有更多共享和更多收获。


  成长的烦恼

  目前组织私人董事会的机构越来越多,总的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说明这种学习模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的关注。但任何一个新模式或新行业都会出现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的混乱时期,这就是考验每家机构的时候了。在中国,私人董事会模式的未来发展可能会碰到不少“成长的烦恼”。


  私人董事会是一项教育事业,需要长期耕耘、全心付出,而不是一条挣快钱的投机捷径。目前,很多私人董事会的运营机构没有弄清这一点,觉得是一个新的金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发现长期运营一个小组所要付出的非常多,收益又非常有限,很容易动从企业家身上挣钱的脑筋。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破坏企业家的信任感。


  私人董事会需要尽量避免利益冲突,所以同一小组的企业家之间最好不要有相互投资或者生意上的往来。目前一些私人董事会运营机构本身就是一个投资以及机会资源互换的圈子,组员之间很难避免这一点,将来可能也会构成挑战。


  私人董事会最核心的目的是企业家个人成长,企业家个人成长了,他自己和团队找到了内生的解决办法,企业向上突破和发展的可能性就增加了。目前一些私人董事会大多还是指望帮企业解决实际的困难和经营问题,由于没有非常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贸然给出的建议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如果企业家只求立竿见影的速效药,把别人意见直接拿来就用,很容易对组织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会适得其反。


  私人董事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目前大多数私人董事会运营机构对此没有足够重视,没有非常深入地讨论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一些私人董事会做成私密的小圈子,开放性不足,容易变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富人俱乐部,也许会加剧社会的排斥心理,这对其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私人董事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小组讨论或者聊天,需要非常深厚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的支撑。比如,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教练理论与技术,成人学习理论,行动学习和促动技术,小团队(真北团队)互动理论,心理学、组织学和管理学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等。好的私人董事会运营机构需要有强大的学术和研究作为支撑,但目前市场上很多机构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也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私董会未来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私人董事会都应该是企业家(CEO)学习和发展的一种前景广阔的模式。


  从理论上讲,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把成人教育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他认为成人学习有五个特征:学习必须是与其工作或生活相关的和有价值的;成人更倾向于自我指导,他们希望对自己的学习有掌控感;成人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源;一般而言,大多数成人有内在动力去学习,只是需要找到他们的动力所在;成人的学习方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他们希望能马上学以致用。


  这些特征在私人董事会这一学习发展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私人董事会与企业家的个人成长、企业成长直接相关,目标是提升领导力,做一个更好的、更轻松的、能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董事长。私人董事会没有教授授课,核心是企业家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挑战,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学习,每次讨论哪个问题,请什么嘉宾来等都是小组成员民主决策。私人董事会充分把每个成员的人生经历当做一个宝藏,有故事的人互相“领教”会得到强烈的共鸣。企业家加入私人董事会的内在动力也是非常明确的,例如内心的孤独感,做一个更轻松、更健康的企业一把手,把企业进一步做好做大等。私人董事会每次都是成员自己提出最困扰的问题,然后投票得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只有当下最困扰的实际问题才最有可能触发行动和改变。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私营企业主)的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可以预见的是,民营企业家们未来十年遇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又对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自身的突破成长有很强的意愿,所以私董会在中国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需要指出的是,私人董事会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企业家学习的主流模式,可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需要有一批能够沉下心来、长期致力于推动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真正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只有通过不断深入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特点和需求,不断理解和创新私人董事会的运营模式,不断对相关领域进行学术和理论研究,才能对这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其次,需要越来越多的退休或者半退休的资深企业家和高管愿意作为领教,来带领企业家私人董事会小组。他们应该对帮助年轻一辈民营企业家有强烈的使命感,对教练和主持促动理论和技术有学习的精神,对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有深入了解的好奇心。


  再次,需要民营企业家群体多多了解私人董事会这种模式的本质。企业家们如果觉得这一学习模式值得尝试,需要有心理准备长期投入时间,终身学习;需要有心理准备对小组成员完全坦诚相对;需要有心理准备接受小组成员出于关心目的的挑战。
【8月12日】识破那些伪私董会,你身在其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2 08:07 , Processed in 0.604614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