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云高] 外媒:从习近平“新常态”看未来10年中国经济大趋势 ...

[复制链接]
查看: 842|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199

主题

1

回帖

6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5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4-5-24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我们把这一提法称之为“习近平常态”,以此判断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趋势。

来源:路透中文网


针对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适应新常态”的提法,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等撰写报告总结了新常态的核心特征,包括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以及政策方面的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管清友等将这种常态命名为习近平常态,以此判断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趋势,并指出与之相应,未来十年政府将采取一种全新的中医疗法,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政府不再寄望于通过“放水”、“刺激”等需求管理手段抬高经济增速,而是着力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民生证券总结的新常态内容如下:


一、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1、供给端的新常态: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不过,这种人口结构的冲击是个缓慢过程,并不会引发潜在增速的断崖式下行。


2、需求端的新常态:全球化红利衰退,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再平衡,外需和外资从涨潮到退潮。


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


1、产业结构的新常态: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从客观上看,伴随着收入和资本存量的增长,中国正在从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过渡。从历史经验看,这必将明显提升对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商贸物流、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2、质量结构的新常态:从“吹泡沫”到“挤水分”,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去产能相当于挤出投资中的水分,“八项规定”掀起的反腐浪潮挤出消费“水分”;外管局20号文开始的严打套利资本流入挤出虚假贸易的水分。


3、区域结构的新常态: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打造一弓双箭格局。“一弓”指贯穿东部一线的东北老工业振兴基地、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本涵盖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双箭”指横贯我东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


4、金融结构新常态: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金融混业趋势逐步形成,金融机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重要。资本市场结构深度分化,体现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分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板块分化、估值分化、交易分化。


三、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前期政策消化期,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


1、财政政策的新常态: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到服务型财政。“开渠”是指,未来迫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政府将不断通过结构性减税支持重点领域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开正门,堵歪门”的思路完善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开正门”即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引导地方政府以市场化原则在资本市场发行地方债,“堵歪门”即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监管。


“引水”则是一是搭建平台和渠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引导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重点从经济建设向服务民生转移。


2、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


政策基调从过去的宽松货币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工具从过去的总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控转变为精耕细作的公开市场操作,由此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引导资金流向,实现“定向宽松、结构优化”,更好的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


3、供给管理的新常态:从浅水区改革到深水区改革。


首先是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四大关键领域。


其次是改革人口和户籍制度。


第三是改革金融体系,改善资本供给,包括理顺价格(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新国九条)和深化开放(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


第四是改革土地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


习近平近期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对于“新常态”的表述,券商已纷纷做出解读。
外媒:从习近平“新常态”看未来10年中国经济大趋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11 14:25 , Processed in 0.493121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