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泛高尔夫] 【大话】有关高尔夫果岭的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查看: 285|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36

主题

0

回帖

1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2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4-2-1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比赛过程中,最扣人心悬的一个地方当然就是果岭,因为在那可目睹无数的兴衰荣败。但是在果岭上注定命运的,就是球洞。别小看这个直径4.25英寸,深度至少为4英寸的洞杯,它是主宰赛事的灵魂。所以球洞位置设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


    在这里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赛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有着怎么样的流程,如何选择出来这个富有挑战、耐人寻味却不失合理公正的球洞位置。
    有那么诸多因素影响洞杯的选择,其中还包括决定者的性格。但是无论是怎么样的决定,头等原则是可以给出球员公平的结果,就是在预期的一次击球后球会停留在洞口附近,甚至进洞。千万不可刁难球手。
    其次是要领会设计师每个球洞的意图,及其设计理念。以我的经验一般会在球道上找出一个平均的落球区,然后根据球手需要的击打的距离作出判断。如果第二杆在200码开外进攻果岭,那么旗杆在果岭后方将相对容易,因为果岭前方给予足够的球滚动区域。当然这个比喻是在以业巡赛等同级别的赛事上说的,如果是普通的业余选手,落点都涉及不到果岭上,球洞位置越靠前越有接近洞口的机会。
    第三点就是球洞周围至少要保留2~3英尺的区域是尽量接近水平的。这样球有机会停留在洞口附近。别耍小聪明将球洞位置放在一个鼓起来的小山包上,那样会显得无知,极其容易激起民愤。若干年前的一场职业考试上就出现过这种事情,结果所有的球手在那个洞推杆至少4-5推,记录保持者是27推。最终赛事组委会取消了该洞成绩,更换洞杯后再重新比赛。选洞杯的那位同志,更是至今下落不明。这个是个经典的确实存在的笑话,告诉后人及各球场管理者、赛事组织者引以为戒,万万不可再范此错误。
    还要注意的是新选球洞的附近尽量避免有旧洞痕迹。还有要在球洞的安排上错落有致。一般会在一轮比赛中合理安排左侧、右侧、居中,靠前,靠后等不同方位的球洞位置。
    再下来说的就是配合赛事所选择洞位的问题了。
    首先是对赛事的定位问题。来业巡赛来举例子,赛事是5天的安排,第一天嘉宾球员配对赛,第二天练习轮,然后三天比赛;那么我们需要至少4个不同的球洞位置。嘉宾配对赛需要的是最简单的球洞位置,让大家高兴嘛,越容易越好。练习轮关系不大,主要球员需要熟悉球洞位置测量的偏差,因为每位测量师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然后就是三轮比赛的洞位,一般是从容易到最难,当然,决赛轮也许是最难的洞位。
    大部分所遵循的原则与之前说的相仿,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场地的难易程度,还有想要比赛打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场地的难度系数较大,那么在赛事的3轮比赛中不应该给予球员太大的挑战。  如果是在一个距离不长,坡度相对平坦的球场。那么便可在果岭大做文章。如果前两轮成绩一般,第三轮也未必那么困难。
    其实在选择一个洞位并不难,只是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没有最合理的洞位规范,毕竟球场都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但是大致有那么些规律可循。别小看选个洞位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我在业巡赛场上选个些洞位,最后成就了一杆进洞的产生,其中奉为经典的当年2007年的东莞常平第16洞,倪佩仪凭借这一一杆进洞最后击败徐乐获得冠军,后者夺得业巡冠军被推迟到09年。这当然只是巧合,只是酒过三巡后拿来吹牛罢了。
【大话】有关高尔夫果岭的那些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11 04:55 , Processed in 0.477625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