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美巡赛 PGA TOUR] 慢挥细赏-眼见不一定为实,亲身实践才是王道!

[复制链接]
查看: 395|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80

主题

0

回帖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20-3-1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挥细赏-眼见不一定为实,亲身实践才是王道!





上周结束的阿诺德·帕尔默邀请赛上,英格兰球员泰瑞尔·哈顿迎来职业生涯美巡首冠。哈顿不像诸多球员一样拥有特别舒展的挥杆。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他是明显地从外向内的挥杆,但凭借这个让人觉得并不“标准”的动作,哈顿成功地克服了恶劣的天气与高难度的球场。那么,他是如何力压群雄脱颖而出的呢?我们一探究竟↓:


(慢挥细赏-‘越过湾丘’,哈顿首冠在此等候)
视频中文字的整理:
哈顿的上肢三角形和球杆的轨迹都保持得很好, 到达顶点时他的上杆平面相抵陡峭一点。
慢挥细赏-眼见不一定为实,亲身实践才是王道!

但在下杆击球时他的杆面又可以顺着向下的轨迹,很好地回到击球的位置。
有些球友感觉挥杆跟他很像, 但球飞出去的效果却不理想。很多球友在击球前,右脚跟早都已经离开地面进行了翻转,而过早地翻转脚跟会让身体的平衡倒向右侧,很难建立一个好的击球角度。
但哈顿在下杆时脚跟虽然有离地的现象,但是他是在击球后随着球杆和身体的扭转被动地去转动。
慢挥细赏-眼见不一定为实,亲身实践才是王道!


身体能力不同在挥杆中的表象也会不同,重要的是挥杆的可重复性以及对球路的控制。因为个体的差别,每个人都跟根据自身的感觉拥有一套“独门秘籍”,所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往往自己的亲身实践要大于表象的研究。
我们常常会用某一种标准来分析一个挥杆,但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目的出发去定义自己的标准,归根结底符合自己的标准的挥杆才是最有效的。

精彩文章回顾

  • “大满贯”赛事级别的洞杯怎么打?看完莫名觉得很爽...

  • 内行看门道!美巡赛大数据科普(一)数据不会说谎!
  • 慢挥细赏-击球前的起杆练习有何好处?冠军史密斯告诉你!
  • 慢挥细赏-精准优先!关注这三点,球技直线提升!
  • 心态是你的第十五支球杆
  • 美巡小测试:你是否对高球“国王”的辉煌历史一无所知?



慢挥细赏-眼见不一定为实,亲身实践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7 01:56 , Processed in 0.498301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