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西译]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查看: 421|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88

主题

0

回帖

26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7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6-7-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西部高尔夫网讯: 随着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从小培养孩子打高尔夫球的爱好,希望孩子在这一特长上有所造诣,并凭借高尔夫的优异成绩拿到前往美国上大学的“通行证”。孩子将来在美国的学习训练情况也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下面一起来聊一聊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的那些事。
大学体育一直是整个体育产业下除职业体育之外的另一抹不可忽视的重彩。在美国,大学体育甚至部分盛行过职业体育,这个由千百所美国大学组成的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CAA)不仅每年成功的为各项运动的职业体育联盟输送了大量人才,其重要的存在更是给予了很多擅长体育的人一个进入名校大门,甚至获得高额奖学金的机会。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很多世界顶尖高尔夫球员都有美国名校背景的这一事实,就像杜克大学之于篮球一样被很多人所熟知。然而所不为熟知的部分有,高尔夫球作为申请学校时的一种特长或者专项,已经成功并将继续为很多中国学生提供进入他们梦想学府的机会,无论是世界顶尖大学,还是对在渐渐发展体育中的一些国内院校,这一点都已被成功运用。尤其对于美国院校,良好的体育上升系统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普及度,高尔夫甚至有着其他运动项目都不可比拟的有利于中国人的优势。
广州冯珊珊体育策划有限公司看到了国内人们对高尔夫在这项信息认知上的缺失,通过采访了15名有通过高尔夫进入国内外大学经历的高尔夫球人,通过他们每一个人与高尔夫的这类“不普通”的经历,推出《高尔夫之名校之缘》系列专稿,来推广高尔夫可以作为名校敲门砖的这一认识。我们每周会与大家分享其中一位的故事,通过对他们经历的不同角度的发掘和呈现,让更多的人能更全面的认识高尔夫,从而在自身的高尔夫之路上有更多的有益收获及体验。而这些,都是广州冯珊珊体育策划有限公司在普及高尔夫球、发展优秀青少年高尔夫球培养这一道路上的一贯诉求。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采访完目前正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就读的刘逸凡时,笔者感觉这个正在念大四的大男生正在积极的享受他珍贵的最后一年大学时光,期待并充分准备着踏出象牙塔后的生活。他说华盛顿大学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学府,而这个故事正要从他和他的高尔夫讲起。
受父母的影响,刘逸凡较早的就接触到了高尔夫这项运动,还是小孩子的他,就开始慢慢的对高尔夫产生了兴趣。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在练球的他遇到了也在练球的现在的中国高尔夫球一姐冯珊珊以及广州青少年高尔夫球队,就这样,刘逸凡成为了他口中的“珊珊姐”的队友,广州青少年高尔夫球队的一员。
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经历,第一次拿到奖牌的激动都一路上激励着这个小男孩对于高尔夫球的热情,在被问到是什么让他一直都没放弃过高尔夫时,他说,“广州队的气氛特别好”,所以一直都被很开心的环境所围绕,再加上高尔夫这项运动本身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人,去各地打比赛时见识更多不一样的事物”,种种这些都让刘逸凡在他成长之路上从未想过要停下他的高尔夫。
第一次来到华盛顿大学,刘逸凡就默默将它定为自己梦想的大学。那是一次在西雅图附近的高尔夫球比赛,刘逸凡在比赛间隙借机来西雅图参观,行程中就包括这个就坐落在美丽的美国西海岸的历史悠久且著名的华盛顿大学。于是,一次无意的参观,竟真的成了他日后奋斗的目标。
在国际青少年高尔夫球学院(IJGA)的完善体系下,刘逸凡通过自己优秀的高尔夫球实力以及出色的成绩获得美国三所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以及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刘逸凡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三所大学都是美国排名前20名的一流高等学府,能进入这类大学以及他们的高尔夫球队是很多人的梦想,更是很多在美国打高尔夫球孩子们的奋斗目标——通过在高尔夫运动上的成绩敲开美国一流学府的大门。然而对于刘逸凡来说,他还有另外两个因素要考虑:自己一直以来的喜好以及各学校的高尔夫球队的实力水平。于是最后,刘逸凡选择了他一直心之向往的且在高尔夫竞技领域有更高成绩的华盛顿大学。就像之前没有预想到自己的一趟西雅图高尔夫球比赛之行会将自己带入这所梦想的高等学府一样,另一份惊喜正在刘逸凡即将做决定之际不期而至了。球队的招收计划要多增加一个名额,而对刘逸凡的高尔夫印象深刻的球队教练这时主动联系了陈逸凡,并向他发出了加入华盛顿大学球队的邀请,于是对高尔夫的这份坚持为刘逸凡的这条大学申请之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进入了自己的梦想学府。
回顾自己几年在华盛顿大学的经历,刘逸凡显然没有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丝毫的后悔,“非常棒的一段经历,很愉快!”一年在球队的经历也是更加丰富了他大学这趟旅程。他说,队友们都成为了自己很好的朋友,通过高尔夫,人脉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由于华盛顿大学高尔夫球队的地位,球队的众多赞助商们也成为了刘逸凡面对毕业后工作和生活的有力资源方和铺路石。
与高尔夫球的故事以及自己在华盛顿大学里的收获,刘逸凡可以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在让他谈一谈当时如何想到要用高尔夫敲开自己的名校之门时,他又说到另外一个故事:在知道自己的一个因打球而结识的朋友,罗莹,要考虑申请大学时,已华盛顿大学学习的刘逸凡便向球队教练引荐了罗莹,在看过罗莹的高尔夫球资料后,人在国内的罗莹便收到了教练发来的好消息,于是,华盛顿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又多了一位因高尔夫而与其结缘的中国学生。


<hr>华盛顿大学:创建于1861年,美国太平洋沿岸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坐标于美国西海岸城市西雅图,公立常春藤之一。2015-16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第11位。
<hr>

专访:罗莹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罗莹     在深圳一家江西风味的餐厅里,我们见到了美国华盛顿大学校队成员罗莹。出生于1993年的她算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通过高尔夫特长进入美国大学的球手之一。这个特殊的经历,也让罗莹在中国高尔夫家庭中颇有知名度。 罗莹从11岁开始学球,启蒙老师是李洪教练,14岁进国家队,在国内打过业巡赛、希望赛、世界业余锦标赛,依云青少年赛等,是2007年中国青少年公开赛冠军,2011年业余希望总决赛冠军;2012年业巡赛北京站冠军。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2012年9月,高中毕业一年的罗莹正式成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大一的学生。从进入大学伊始,罗莹在华盛顿大学的训练和学习情况都得到了广大中国家长的关注,很多媒体都报道过她的事迹!罗莹甚至在媒体上开辟自己的专栏,来分享自己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罗莹曾去美国打Callaway青少年比赛,那次与世界优秀青少年选手正面比拼的经历,给罗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对自己很重要,我又不想放弃高尔夫,美国能让自己兼顾打球与学习,又能开拓视野,于是萌生了去美国留学的想法。”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中美两国在高尔夫历史和文化、硬件设施、教练体系、竞争氛围、赛事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美在培养青少年高尔夫球员上面的差距。美国大学不同于国内的大学,大部分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是没有专业的,大家在上百个专业里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受父亲的影响,罗莹在大学最终选择了读商科。  美国大学里流传着一句话,学生运动员的生活有三部分:训练比赛、学习还有玩乐社交,但是每个人只能选两样。罗莹选了前两样,所以分到跟朋友玩的时间比较少。大学校队里竞争很激烈,美国的NCAA大学联赛每年有13场,都是教练选好的。教练一般不允许自己出去单独打比赛,一方面耽误学习,另一方面影响校队的比赛。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现在罗莹已经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学习更加繁重。罗莹目前还是把重心更多的偏向学习。训练会按照教练安排的计划完成,但可能自己就不会像以前那样主动加练。  大学校队的教练不负责技术,需要学生自己请技术教练帮助自己提升。罗莹有时会找Joe进行指导,Joe是吴阿顺的教练。回到国内时,罗莹会去找David,David是新西兰职业球员,也是某高尔夫学院教学总监。    “我们把所有的课都安排在上午,因为NCAA(全美高校体育联合会)规定每天训练的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所以我们下午从1点左右练到5点就差不多了。”罗莹说,在训练的大部分时间里,教练更多的充当一位心理导师的角色,“教练不会要求你今天练什么杆,明天练什么杆,这些都是自己安排,他会在休息时间给我们队做做游戏,放松一下。”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优秀的球手比的是心理技术学和短杆。“美国练习短杆的地方很多,国内的设施比较适合练动作,想学球的话最好还是去国外,条件更好。知名的教练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罗莹给出这样的建议。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球手通过高尔夫特长进入美国大学,像杨嘉欣,肖薏,罗敏佳,彭婕,陈子豪等,但他们大部分在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虽然大家离得比较远,但依然通过微信群保持联系,有时也会在比赛的时候见面,倍感亲切!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谈起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罗莹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这几年在大学里学习到很多东西。美国是一个很自由开放,文化多元的国家,所以平时接触的人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来自五湖四海。除了在学校学习到专业的知识以外,我认为我学到最珍贵的东西是自主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如何良好的进行时间管理。因为在外面一个人,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考虑决定;又因为我学习的是商科,几乎每一门课都有需要小组一起完成的作业和案件。如何分配好平时练球、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也是一门学问。”      现在的罗莹和大一刚进入华盛顿大学确实很不一样。用罗莹自己的话说就是,大一的时候会觉得大学很新鲜,做很多事情都有种在探索的感觉。现在有一种觉得自己“老了”的感觉,比较会照顾身边的小学弟学妹。内心也强大了许多,可能以前遇到什么压力困难就会找我妈抱怨,甚至会哭,但现在比较能够自己承担,想办法解决了。   


你不知道的美国大学高尔夫校队那些事儿


  对于想通过高尔夫特长进入美国大学的孩子,罗莹给出这样的建议“如果想进入学术和校队都排名靠前的学校,首先要学习成绩好,然后球技被教练认可,还要看教练的手里的奖学金,教练一般都是口头承诺。其实高中去美国学习和打球应该会起到比较好的过渡作用,前提是小孩一定要自觉。在美国边学习边打球是很辛苦的,你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毕业后会转职业”,谈及毕业后的打算,罗莹如是说。高尔夫这项运动从11岁起便伴随罗莹,俨然已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球手,也是罗莹一直以来的目标。(来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11 13:39 , Processed in 0.457306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