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曹妃甸湿地] 令人大吃一惊的曹妃甸传说---------曹妃甸的由来

[复制链接]
查看: 216|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113

主题

0

回帖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3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5-7-1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滦县志(卷二地理河流)》记载:“曹妃甸在海中,距北岸四十里,上有曹妃殿,故名。”
曹妃甸在距离唐山市区80公里的南部沿海,原来距离北边陆地约20公里,是一座带状小沙岛。在当地,流传着关于曹妃甸的传说。曹妃甸的由来,有着两个不同的版本。
一个故事说,这个小沙岛原来一直没有名字。唐朝初年,还未称帝的李世民率兵跨海东征,随军中有位能歌善舞的妃子曹娴,长得花容月貌,一路上伴着唐王赋诗、对弈,深得唐王宠幸。但娇小虚弱的曹妃不堪军旅之苦,染上重疾离世。
李世民下令将船停在滦南县海域的小岛上,厚葬曹妃,并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内塑曹妃像,赐名曹妃殿。曹妃从此也被人供成海神,祈求保佑出海平安。许多渔民都到此祈拜曹妃,殿内常年香火旺盛,小岛也因此得名为曹妃甸。
另一个传说是,这个小岛原叫“沙垒甸”,是古代渔家停船避风的小岛。相传李世民率兵追赶叛军时,在渤海湾搭救了一位被叛军调戏的渔家姑娘,她姓曹。
海上气候无常,风高浪急,李世民病倒在船上。渔家女子得知救命恩人病倒后,就日夜守护在李世民身边,为他端茶送水。经过几天的精心调理,李世民的病情很快就好了。李世民也对眼前这位善良、美丽的渔家姑娘有了好感,并对她说,等他平定叛军后,就接她回宫做妃子。随后,李世民就转战南北,当地的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都把这位曹姓渔家女子供为贵妃。经过十多年的鏖战,李世民忘了与渔家女的“海誓”。这位曹姓的渔家女一直在岛上等待,终身未嫁,最终死在岛上。老百姓在岛上修建寺庙———曹妃庙,岛屿也就被人称为曹妃甸。
令人大吃一惊的曹妃甸传说---------曹妃甸的由来



唐海县历史并不长。通常的说法是,五十多年前,还是荒滩一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设柏各庄农场(1983年才置县)。唐海也有一些古老的村庄,历史悠久。比如说六农场曾家湾,唐代时,已有规模化的村落。辽代就已经人烟非常兴旺,建有卧如寺(北寺),有碑文可考。九农场青坨村,也是非常古老的村庄。一千年前,唐海的版图还未形成,东部、南部的大部分地方隶属于滦州(今滦县),西北部隶属于丰润。区域内很多地方荒无人烟,但并不是没有村庄。一些小渔村和煮盐的“灶户”,零星分布。为了行文方便,以下不再表述两次,只称唐海。
曹妃就是唐海人。在曾家湾孙家的家谱中,确有记载。该家谱修于雍正十一年。曹妃一家住在唐海南部沿海的一个很小的渔村,叫老爷庙(位于今天的七农场境内)。她们姐妹三个,她的大姐姐叫曹杏儿,远嫁到曾家湾孙家;二姐姐叫曹雪儿,远嫁到西青坨刘家。曹妃是老三,名叫曹婉儿。她的大姐、二姐都没有念过书。老两口最喜欢小女儿,因为她不仅聪明伶俐,而且貌美如花,宛若天仙。曹妃的母亲张氏去世的早,临终嘱咐丈夫,一定要供小女儿念书。那时候,因为读书找不到合适的先生,父亲就划着船,沿龙河(今天改称双龙河)北溯,把她送到她大姐家,在曾家湾赵家读私熟读书。赵先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孩。那时,先生教弟子们学写唐诗,先生要求弟子们以龙河为题,曹婉儿写出了这样一首绝句:“龙河两岸无真龙,空使桃花寂寞红。他年我约真龙至,遍种荷塘玉芙蓉!”虽然平仄、格律还不很工整,先生却拍岸惊奇。说,“料得此女有大志向!将来堪与真龙为伴,必能做娘娘。”
后来,果然不老先生所料。曹婉儿在打渔时,遇到了东征高丽走水路海上归来的唐王李世民。两人一见钟情。李世民见到曹婉儿时,已经染上一种怪病,浑身痛痒不止,足部还有溃烂,御医怎么也治不好。当时在荒岛上(今曹妃甸岛)扎营休息养病。曹婉儿下海捕捞一种海蛰、晒干磨成粉,配上芦苇荡里生长的一种野草做药,为李世民外敷内服,治好了唐王的伤痛。唐王大喜,感情日笃,册封她为曹妃,并准备带她去长安。但曹妃舍不得已经病重的老父,和唐王相约先把父亲养老送终,五年后再来接她入宫。唐王思索再三,总算应允,并下令在岛上为妃子修建宫殿,供其居住。
因为有过一段的夫妻之情,李世民离开后,曹妃怀孕了,后生下来一个男孩,起名叫李黄娃,取“皇娃”之意。曹妃的老父亲在次年去世,享年63岁,葬于老爷庙西。曹妃因怀念父亲,又思念唐王,整日忧郁寡欢,在曹妃殿中弹琴而歌。歌曰:“帝王离兮南去,亡父远兮西归;目眇眇兮愁予,沧海波兮鸥飞!登高殿兮弛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然而,陪伴她的,只有滚滚海涛和盘旋的鸥鸟。因为过度伤感,曹妃抑郁而终,芳年仅22岁。

后来,李黄娃跟他大姨和二姨分别在曾家湾和西青坨长到四岁。后去芦苇荡中捡鸟蛋,迷路走失了。全家人怕皇帝怪罪没有敢说出此事。据传,李黄娃在芦苇荡里一直走到今天的十一农场方有人烟在煮盐,被一个煮盐老人收留当儿子。李黄娃只能说出他姓李,并没有说出是皇子。后黄娃在当地娶妻生子。今天李家灶的人,包括十农场、十一农场姓李的很多人,其实都是他的后代。或者说,是李世民和曹妃的后代。还沾了正宗的皇亲呢!据说,曾家湾过去有过一大片荷花坑,俗称藕坑,那里面的荷花,就是唐朝时曹妃当年种下的。
据民间传说,李世民离开曹妃甸五年之后,如期来渤海岸边接曹妃入宫。但此时,曹妃已化作一座青冢。唐王伤感至极,下令千军缟素,并扩建曹妃殿。又闻曹妃生前常在老爷庙弹奏古筝,有时打渔来不及归航时,也在曹妃殿里弹。老爷庙琴声悠扬,引来百鸟盘旋。便下旨,令百鸟永伴曹妃。所以至今,老爷庙还是鸟的天堂,千万只鸟盘旋于此,千古不绝。
唐末宋初一个叫魏明鹤的秀才曾留下这样一首绝句《曹妃吟》,诗曰:
唐王何日再回眸,苍海横流几度秋。缟素千帆随浪逝,空余云影恨悠悠。”唐末宋初一个叫魏明鹤的秀才曾留下这样一首绝句《曹妃吟》,诗曰:
唐王何日再回眸,苍海横流几度秋。缟素千帆随浪逝,空余云影恨悠悠。”
明末滦州一位姓张的庠生专门有诗记录这个美丽的传说。诗的全文是:
唐王荒岛憩羁身 ,惊见渔舟有丽人。玉女清歌旋百鸟 ,伟男子夜赠千金 。皇娃苇荡迷幽径,盐坊老夫立至亲 。可叹长安一片月,深宫空自怅游魂!”
这些诗文均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曾家湾村西麻坨岗子出土的一本《古滦州诗钞》中。上个世纪一位从台湾归来的叫孙梦之的游子(曾家湾人,当年随国民政府退守台湾,曾在台北大学任教。晚年落叶归根返乡),还做过一首藏头诗,全文是:
唐王高丽去远征,海浪涛天舟难行。就地荒岛起炉灶,是时巧遇女芙蓉。曹女打渔貌无比,妃子起舞有册封。
故国千载留遗韵 ,里程遥遥抚古筝。”
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唐海就是曹妃故里”。

一座曹妃庙已是唐王对曹妃的最高恩典,曹妃带着对生的留恋和对爱的执着,望着那支得胜之师离岛北上,望着心中的英雄愈来愈远,直至天涯!曹妃的故事被民间演绎成数个版本,她的温柔贤德也被广为传诵。曹妃庙更是成为附近渔民和过往船舶祈求平安的圣地,香火鼎盛。
令人大吃一惊的曹妃甸传说---------曹妃甸的由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6-15 08:20 , Processed in 1.197155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